虛擬現實提升博物館感知體驗 科學技術應用提升
分類:常見問題 發布時間:2023-02-06 瀏覽量:104972
青島市博物館申報的2018年青島市群眾文化活動項目《真情傳萬里——青島歷史陳列VR全景制作》順利通過專家評審。這是青島市博物館 獲得市專項資金的VR項目,深度整合社會資源,是“互聯網+中華文明”探索的新突破。
虛擬現實提升博物館感知體驗
虛擬現實技術(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,簡稱VR)是一種能夠創造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模擬系統。利用電腦生成模擬環境,讓用戶身臨其境。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,青島博物館不斷創新服務方式,申請了基于“青島歷史”基礎展示的VR全景項目。生產。項目順利通過評審,進入實施階段。利用虛擬現實(VR)搭建數字展廳或場景,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,搭建出許多人跡罕至、稀有的文物古跡。觀眾頭戴VR頭盔,手握機械手,可以一一走進歷史場景,親眼見證重要歷史事件,甚至可以與歷史人物一起載歌載舞。精心制作的“青島歷史”全景VR展將走進學校、社區、企事業單位、偏遠鄉村等地,重點為空巢老人、留守兒童、農民工等群體送文化關愛到館。殘障人士。
720°全景拓展博物館展示領域
720°全景技術是一種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并逐漸流行起來的視覺技術。它通過將周圍場景以特定的幾何關系映射生成平面圖片,并根據全景播放器的校正生成三維全景瀏覽系統,為博物館觀眾帶來更經濟、便捷、身臨其境的虛擬博物館互動體驗。
基于以上思路,青島市博物院自主研發了一套博物館全景圖開發系統。系統可以為每個展覽量身定制博物館級全景游,通過全景技術搭建虛擬展廳,以文字、圖片、視頻等形式對展覽進行全方位的數字化記錄。觀眾只需在電腦上點擊鼠標或觸摸手機等移動設備的屏幕,即可在各個場館內自由穿梭。其中,特別采用藏品立體展示技術。觀眾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文物,任意旋轉、放大縮小,近距離欣賞,無死角。青島市博物館自主制作了“歲月繁華——中國古典四季美學展”、“喜迎納瑞——龍鳳文物珍品展”等展品720°全景展示。
自媒體推廣,促進博與大眾的超級連接
2018 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“超級互聯博物館:新方法,新公眾”。在全球網絡日益復雜、多元、融合的超級互聯世界中,基于移動終端的社交圈也在不斷擴大,使得博物館利用自媒體進行宣傳和傳播成為可能。
為滿足不同觀眾群體的需求,青島博物館在做強做大官方網站的同時,先后開通了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。特別是在微信公眾平臺發展的基礎上,依托最新的H5技術,利用自主研發的“青島博物館微信管理模塊開發系統”與之無縫對接,衍生出一系列新的促銷活動。公眾號互動菜單 語音導覽系列、視頻導覽等模塊,升級了觀眾參觀博物館自媒體的體驗,也讓青島博物館官方微信的年訪問量增加了年,粉絲數攀升至3萬多人。
3D技術創造更多可能
3D打印技術也稱為快速成型技術。隨著技術的成熟,逐漸成為小型化、快速建模加工的 。
去偽存真可以說概括了文物保護的主要內容,而3D打印可以在去偽存真兩個方面發揮作用。去偽就是通過對文物進行三維掃描,為文物保護研究建立一個完整、準確、 、真實的三維數字檔案,為修復工作提供檢測和修復依據。與造假相比,3D打印目前能夠在文物保護的“保真”領域大顯身手。利用3D打印技術修復具有豐富造型細節的文物,可應用于文物研究、保護等諸多領域。例如,在文物保護中,利用3D打印復制品模擬修復過程,可以避免文物的二次破壞;根據3D數據,也可以在后期發現易損部位,并據此制定相應的保護方案。青島博物館